搜索: 开始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游客  
历史资料
标题 一年战争的天空——攻击/轰炸机篇 文章大小 8K
作者 Seacat 发表日期 2005年04月04日
内容
[size=6]一年战争的天空——攻击/轰炸机篇[/size]

波澜壮阔的一年战争中崛起了新型兵器MS,这种兵器在以后的岁月里几乎成为了万能兵器,主宰着战场的每个角落。但在一年战争时代MS仍然是一种不成熟的兵器,在战场上仍然活跃着各种各样的传统兵器,而在大气层之内传统兵器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一年战争时代的天空究竟飞翔着怎样的传统兵器。

攻击机、轰炸机是主要执行对地、对海轰炸任务的航空器。由于攻击/轰炸机在大气层内有着极高的机动性与强大的攻击能力,而一年战争时期绝大部分MS又缺乏飞行能力,因此交战双方都装备着各种各样的攻击/轰炸机以执行空中打击任务。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双方拥有怎样的攻击/轰炸机吧。

[size=5] 地球联邦军系统[/size]
作为以地球作为本土的地球联邦军,非常熟悉大气层内的战斗环境,深知空中打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利用丰富的大气层内飞行设计制造经验,研制装备了种类丰富的各型攻击/轰炸机。

[size=4]银翼杀手——飞鳐鱼(FLY MANTA)式战斗轰炸机[/size]

技术数据
编号:FF/B-2
长度:17米
翼展:13米
全重:11.7吨
驾驶员:1名
引擎:喷射引擎
固定装备:3联装多用途发射器两个、两门25MM机炮
选用装备:各类炸弹、导弹挂载于机腹与翼下挂架



基本情况
FF/B-2飞鳐鱼是一年战争时期地球联邦军主力战斗轰炸机,战争爆发时各基地都有大量配备。该机单座、双发、双垂尾,垂尾外倾,无平尾。上单翼,带下反角的切三角翼,较大的下反角减小了飞机的横侧安定性,有助于提高滚转速度。两个引擎下方各有一块腹鳍。该机扁平的机身就有如一条鳐鱼,有助于提高升力。
武器方面主要使用各类型的炸弹、导弹、火箭弹、机炮。该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机首两侧的3联装多用途发射器,可发射各式对空、对地导弹、火箭弹。这样布置可能是为了将主要武器都布置在机体中轴线上,以减少武器投射后重心变化的影响。不过这样做也付出了不少代价,首先机首座舱两侧的导弹发射器遮挡了飞行员向下观察的视野,这对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FF/B-2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设计师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FF/B-2的飞行员座椅被抬高了,而且也使用了视野良好的气泡式座舱盖。不过相比传统的设计FF/B-2的下方视野仍然不良。其次机首两侧突起的导弹发射器也破坏了机体的流线型,增大了飞行阻力。再次后端封闭的发射器在发射导弹时产生的后坐力也比较大,影响机体的稳定。综合以上的分析,采取在机首两侧布置导弹发射器的设计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除了机首的多用途发射器,FF/B-2还可以利用机腹与翼下挂架挂载重型的对地武器。此外在两侧进气口边缘各安装了一门25MM机关炮。

作战使用
地球联邦军应该是将FF/B-2作为战术攻击机使用执行近距离火力支援,打击敌浅纵深目标,战场遮断等任务。笔者推想FF/B-2的一般攻击战术是这样的:为达成攻击的突然性、隐蔽性,在不散布M粒子(注:指米诺夫斯基粒子,下同)的情况下低空、超低空突防,在到达目标区域上空则跃升至2000米左右的中空搜索目标,发现目标后进行俯冲投弹。攻击完成后从高空高速返航。由于不散布M粒子这使防守方难以通过M粒子探测器发现我攻击机群大致方位,而低空、超低空突防又使雷达难以在远距离上发现我攻击机群,这就保证了攻击的突然性和隐蔽性。在2000米左右中空搜索目标则能使攻击机处于MS探测半径之外(MS-06J光学瞄准具平度射击改高度射击时最大限度的实战对空侦测距离只有1000M——1500M),保证了攻击机的安全,而攻击机在2000米高度可以轻易发现地面18米高的MS。采用俯冲轰炸战术则提高了M粒子干扰情况下的攻击命中率。



改型情况
为了提高FF/B-2执行反MS任务时的攻击次数与攻击准确度,地球联邦军决定为FF/B-2装备大口径航炮。这种装备SG-31A型65MM航炮的飞鳐鱼编号为FF/B-2D。
SG-31A是一种单管航炮,威力强大,能有效击穿MS-05、MS-06的装甲,由于考虑到连续射击时间,射击时的飞行速度等的限制,故将该炮射速限制在470发/分以下。
为了降低65MM航炮发射时对机体稳定的影响,FF/B-2D将这门大炮安装在机体中轴线上,炮口则在机首,并在机体中部设置弹舱,带弹230发,后期改造机身下部的D-2型更将载弹量增加到425发。另外D型机仍然保留了机首两侧的3联装导弹发射器。
装备65MM炮的FF/B-2D型反MS能力大大提高,为此地球联邦军专门以该型机组建反MS飞行队,共组建6个飞行队,每个飞行队拥有26架FF/B-2D。


图为犹他洲上空编队飞行的第一反MS飞行队所属的FF/B-2D。该飞行队由第一航空团的第62、64战斗轰炸机飞行队合并编成。


作战评价
对在地球上作战的自护公国MS机师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可能不是面对联邦军的MS,而是出现在头顶上成群的飞鳐鱼式战斗轰炸机。这些战斗轰炸机有着远高于地面MS的机动性,同时又可以轻易挂载重磅智能炸弹以及各种反MS导弹,配合俯冲轰炸、上仰轰炸战术能较精确地命中地面上的MS,而这些重磅智能炸弹的威力可与GM用的超级巴祖卡火箭炮媲美,一旦命中,基本能摧毁一架MS。另一方面FF/B-2的数量优势也使其攻击效率与生存率大大提高。由于空军对地面MS的优势,所以地球联邦军在战争初期,地面部队溃败的情况下就是依靠FF/B-2为主力的空军的浴血奋战才能抵挡自护军的迅猛攻势,稳住战线。而在战争中后期地球联邦军牢牢地掌握着空中优势,这使FF/B-2能更加专心于对地攻击,虽然自护军也努力提高地面部队的防空能力,比如为MS配备对空弹药,但始终无法改变地面部队挨打的局面。作为主力战斗轰炸机,FF/B-2各型几乎参加了一年战争中大气层内所有大型战役,为地球联邦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产生了不少驾驶该型机的优秀飞行员。比较著名的是“天空骑士”迪米特利曾有驾驶FF/B-2D击毁MS-09 DOM 1台,MS-06 ZAKU 1-2台的记录。

英俊的迪米特利,绰号“LADY KILLER”

注:有关FLY MANTA的翻译,以前一般翻译为飞巾,但MANTA除了方巾的意思外也有海鳐鱼的意思,联系到地球联邦军喜欢以鱼类命名战机(如FF-6鳕鱼、FF-S3剑鱼)以及FF/B-2的外形,故笔者采用了飞鳐鱼的译名。


[size=4]昂贵的杀手JET CORE BOOSTER[/size]

JET CORE BOOSTER


原型机FF-X7-Bst Core Booster
基本情况
由于第13独立战队使用的HERVIC公司的FF-X7-Bst Core Booster在实战中表现优秀,因此地球联邦空军很想以此为原型开发一种量产型大气层内使用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定位类似F-15E)。根据这一要求HERVIC公司很快就以FF-X7-Bst Core Booster原型研制出JET CORE BOOSTER。与原型机比较JET CORE BOOSTER气动外形与总体布局变化不大,都是双垂尾、双翼面、6发、单座,不过由于在大气层内使用,为减少空气阻力整机线条更加圆滑流畅;各翼面、垂尾的面积都增大了以增加升力与气动效率。同时为简化生产,原型机上可分离的核心战斗机FF-X7部分被废除了,改为固定的前机身,而包含生产成本最高的火控系统在内的机首则沿用了核心战斗机的部件,因此该机的电子设备与其他飞机相比十分昂贵。引擎方面,由于原型机要进行宇宙飞行,故采用火箭引擎,但在大气层内使用火箭引擎很不经济,因此在大气层内使用的该机改用了喷射引擎,名称上也加上了代表喷射引擎的JET。武器方面,原型机使用的光束炮既昂贵,在大气层内威力也衰减严重,因此该机并无装备光束炮,固定武器只保留了原型机首的的4门25MM机关炮。选用武器方面,可以挂载地球联邦空军各型对空对地武器。
生产与作战情况
JET CORE BOOSTER研制成功并投入量产已经是UC079年10月以后的事情了,联邦空军十分欣赏该机的性能,向HERVIC公司下了大量定单,HERVIC公司为此调整了生产线,准备大规模生产JET CORE BOOSTER,但随着战争的突然结束,空军取消了定单,HERVIC公司也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
虽然JET CORE BOOSTER并无大量生产,但是战争期间装备的数量应该至少有50—100架,并参与了不少作战,例如联邦军在搜救斯罗时出动JET CORE BOOSTER进行空中掩护并与自护军的DOPP战斗机发生空中格斗以及对阿布萨拉斯3藏身的矿山基地发动总攻击时,出动了大量JET CORE BOOSTER使用滑翔制导炸弹对矿山基地进行轰炸。


附原型机数据FF-X7-Bst Core Booster
全长:13.8米
翼展:12.6米
全高:6.75米
全重:18.3吨
驾驶员:1名
武器:4门25MM机关炮、两门光束炮、两个导弹发射器(每个备弹四枚)


[size=4]空中军火库——DEPP-ROG重型轰炸机[/size]
技术数据
全长:33.5米
翼展:31.5米
全重:185.1吨
武器:挂载于弹舱中的各类型炸弹、巡航导弹
驾驶员:1名


研发背景
DEPP-ROG重型轰炸机进行设计时正是宇宙住民争取自治权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为震慑各宇宙殖民地,地球联邦军大力增强宇宙舰队,国防预算向宇宙军大幅度倾斜。联邦空军高层对这种预算经费倾斜的局面相当忧虑,因此他们在各种场合强调、宣传地球本土潜伏的反联邦武装势力的危险性,并要求研制新型重型轰炸机以应对危险,实际上这是空军与宇宙军争夺预算经费的手段。最后新型重型轰炸机研制预算获得通过。而为了获得更多的预算,新型轰炸机运用了非常多先进的技术与材料,由此也获得很高的性能。

基本情况
作为应对地球本土潜在反联邦武装势力威胁而设计,DEPP-ROG被要求能第一时间赶赴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并投射大量精确制导弹药,攻击大量固定、机动目标。因此高空、高速、大载弹量、大航程是设计的重点要求。首先为具备大载弹量、大航程,DEPP-ROG的机体被设计得非常庞大,以搭载大量弹药与燃料。为了让庞大的机体获得足够升力并改善大迎角飞行及短距起降性能,设计师为DEPP-ROG安装了一对鸭式前翼。为了获得高速性能,整机线条流畅。驾驶舱位于机首最前端,为透明玻璃花房式座舱,很适合目视轰炸,而雷达天线包则位于机首与进气口下沿交界处。该机进气口布置非常特别,包裹着整个机身,鸭翼则安装在前机身并部分穿过进气口。由这种进气口布置方式推测该机可能使用冲压喷气引擎,使用这种引擎可以使轰炸机获得极高的飞行速度。该机使用薄翼型中等后掠翼,并且外翼段后掠角较小。为了在高速飞行中稳定机翼,翼尖有配重杆,里面可能装备电子战设备。出于高速飞行的考虑DEPP-ROG也使用双垂尾。武器方面则使用各种制导炸弹、巡航导弹。另外作为重型轰炸机,DEPP-ROG只配备了一名驾驶员,可见其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作战使用
一年战争的爆发为这款重型轰炸机提供了表现的舞台,虽然M粒子使DEPP-ROG无法再安全地在防区外发射远距离巡航导弹,而必须突入到目标附近投弹,但是DEP-ROG的高空、高速突防战术使缺乏适当武器的自护军非常难拦截,再加上惯性制导、激光制导的滑翔炸弹也使DEPP-ROG具备一定的防区外精确轰炸能力。因此DEPP-ROG对大、中型固定目标仍然具有相当威胁。但奇怪的是一年战争中很少有DEPP-ROG对自护控制的大型基地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报道。有记载的是UC0079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期间,联邦军利用自护地球攻击军司令加尔玛·扎比战死的机会对自护全球最大据点加利福利亚基地发动了数次空袭,出动机种包括DEPP-ROG重型轰炸机、飞鳐鱼战斗轰炸机、MONGOOSE攻击机。战绩包括MS10架、野牛攻击空母一架、各种飞机19架、车辆21台,至于对基地设施的破坏则无从估计。而联邦军的损失则是DEPP-ROG重型轰炸机12架、飞鳐鱼战斗轰炸机7架、MONGOOSE攻击机1架。从这个战例看似乎DEPP-ROG表现不怎样,损失数量最大,但是这个战例并未提供DEPP-ROG在整个攻击机群中的比例以及其摧毁目标的数量,因此,并不能因此否定DEPP-ROG的作用。那么自护用什么击落了高空、高速的DEPP-ROG呢?笔者推想作为自护全球最大的加利福利亚基地,其防空火力网必定非常严密,甚至可能配备了有固定炮塔的大型高功率光束高射炮,由于光束威力大,精度高,速度快,只要能发现DEPP-ROG,那么在高空直线飞行的DEPP-ROG被击落的机会非常大。另外在高空巡逻的野牛攻击空母配备了光束炮,也具备了一定的拦截DEPP-ROG的能力。
至于为什么联邦很少利用DEPP-ROG进行战略轰炸的报道呢?笔者推想是这样的:首先战争初期,由于自护军攻势迅猛,战线变化非常快,而M粒子也使联邦军通讯指挥混乱,另一方面自护军也因为进攻迅猛很多大型基地来不及建立,所以战争初期联邦军根本组织不了象样的战略轰炸,而这时由于前线吃紧所以DEPP-ROG更多的是用于执行直接火力支援(地毯式轰炸)、战场遮断这类战术轰炸任务。及至双方战线稳定下来,到了战争中后期联邦才发动了若干战略轰炸行动(比如轰炸加利福利亚),但联邦一发动大反攻,地面上的自护军即兵败如山倒,联邦迅速收复各大基地,所以也用不着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虽然DEPP-ROG在一年战争中很少进行擅长的战略轰炸作战,但是其巨大的载弹量以及优异的高空、高速性能也使其成为可怕的战术轰炸机。



[size=4]老旧的大炮鸟——MONGOOSE攻击机[/size]

基本情况
早在UC0050年代,地球联邦军需要一种能长时间在任务区盘旋,随时提供支援火力的低成本攻击机,以镇压地球上的反联邦游击队之类的组织,为此地球联邦军研制了MONGOOSE攻击机。MONGOOSE的布局相当传统,串列双座:前座视野良好应该为驾驶员兼武器操作员座位,而后座座位略高于前座视野不良应该为领航员兼电子设备操作员座位;平直梯形中单翼;发动机短舱布置在翼根处,而为了避免发动机尾流干扰平尾采用了T型尾;起落架舱则布置在机翼中段,对发动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综观整个气动外形可以说MONGOOSE是一架低空、低速性能优良的攻击机,非常适合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武器方面机首固定安装了4门机关炮,口径可能是地球联邦战斗机通用的25MM。选用武器方面MONGOOSE可以挂载ピーツG-8ロケット8枚或B-108炸弹12枚。

作战与改进
一年战争爆发时MONGOOSE这种50年代的老旧攻击机仍然在服役。由于M粒子的散布令大部分的制导武器失去效用,为了打击自护军的MS,一种古典的反装甲战术复活了——就是在飞机上搭载大、中口径火炮近距离攻击装甲目标。由于MONGOOSE低空、低速性能好,飞行稳定,很适合搭载大、中口径火炮进行精确射击,故联邦军立刻进行改装工作——在发动机舱与起落架舱之间的挂架上各挂载一个75MM短管线膛炮吊舱,而为了减少后坐力,炮口呈喇叭型,同时起落架舱扩大兼作弹舱之用,在弹舱前部开有75MM炮制动火箭喷口。但是实战表明挂大炮的MONGOOSE表现并不理想,在对抗MS部队时损失惨重。究其原因1是短管75MM炮威力不足,射速又低;2是MONGOOSE本身速度太慢,未及接近MS就可能被灵活的MS击落。由于战争的损耗加之性能落伍,MONGOOSE很快就退出一线并在战后退役。

注:有关MONGOOSE 75MM炮的几个问题
1、75MM炮是否固定装备?
http://kamenon.gooside.com/etc/msv/mongoose.htm的资料表明是固定安装,而MAHQ则没有明确说明。但该机外形看如果75炮是固定安装,那么再要挂载其他炸弹就很困难,所以笔者认为75炮是选用装备。
2、75MM炮是何时安装的?
MAHQ的资料表明MONGOOSE是50年代开发的,http://kamenon.gooside.com/etc/
msv/mongoose.htm的资料则说是为应对M粒子战场环境而设计的。由于50年代时并没有M粒子,虽说装75炮可以作空中炮艇轰炸游击队,但空中炮艇的角色更适合米迪亚之类的运输机,因为它们载弹量充足可以持久压制地面目标,而像MONGOOSE这样的战术攻击机挂载75炮这类的大口径火炮载弹量是很少的,不适合作压制任务,挂载大炮更适合反坦克,但50年代有反坦克导弹可用,没必要挂这样的大炮。所以笔者认为75MM炮是一年战争爆发后为了在布满M粒子的战场执行反MS任务而挂载的。
3、75MM炮的数量是多少?
MAHQ的资料说是1门,而http://kamenon.gooside.com/etc/msv/mongoose.htm则
说有两门。MAHQ有个错误说:“large cannon, mounted on underside of main body”,实际上75MM炮是挂在机翼下的。由于是挂在机翼下,所以只有1门炮的话会引起平衡的问题,而现实中的飞机,如果只挂一个航炮吊舱的话一般是挂在机体中轴线上的,只有挂两个航炮吊舱的飞机才会把吊舱挂在机翼上。所以笔者认为MONGOOSE挂载了两门75MM炮。而在图片上另外一门炮是被机首遮挡了。


 

本分站页面内容没有书面授权请勿抄袭 非法引用后果自负。
相关图片及设定资料归著作权人日本SUNRISE INC.公司及相关企业所有。文字资料归作者所有。非法引用后果自负
*WWW.CNMSL.NET Copyright 2001.2 to 中国机动战士联盟*